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

零殘留=食品零風險? - 陳家揚教授、沈立言教授 (轉載2012.03.02聯合新聞網)

零殘留=食品零風險?
【聯合報╱陳家揚、沈立言】 2012.03.02 02:02 am
陳家揚/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(台北市)
沈立言/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(台北市)
        抗生素、農藥、以及瘦肉精等食品中殘留的議題,長久以來為國人所關注。
        在過往的媒體報導中,「暴露量」常未獲應有的重視或討論,而將食品安全簡化為全有全無的是非題。例如超標或檢出,即被冠予「有毒」食品;只要某化合物存在,便跳過「劑量」而將毒性危害與健康效應直接畫上等號,諸如食入塑化劑使雄性生殖器變小、食入黃麴毒素則導致肝癌等。事實上,暴露劑量與暴露時間對於是否產生不良之健康效應,或是產生的可能性有多少,扮演決定性之角色。

        一般人食用之花生以及蠶豆,對於過敏者和蠶豆症者,可能取其性命。食品中化學物質或毒素殘留要多低才百分之百安全,完全不會造成任何健康風險,這問題恐怕沒有答案;我們大概找不到「零風險」的食品,而只有為我們所能接受風險下的食品。以今日的檢測技術而言,要驗出極微量的殘留並非難事;在檢測儀器靈敏度日益精進的情形下,「不得檢出」是否適合持續做為諸多食品安全的判定標準,是否就代表「零風險」?可能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。
        另一方面,營養問題以及糧食安全,也是我們在探討食品安全與食品品質時需一併考量的因素。基因改造、農藥使用、瘦肉精添加於飼料等,有其食品安全甚至環境汙染的疑慮,但是在提高糧食生產與降低成本上,亦有其貢獻。
        健康是無價的,不過當我們回到現實面,卻必須面對我們願意付出多少糧食生產以及檢測之費用、來換取較為安全健康、所謂「零風險」的食品,其平衡點為何。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如何探討與溝通出所能接受的健康風險,可能是未來面對食品安全的重大課題。
【2012/03/02 聯合報】